收到高級技術主管楊瑜的辭職函時,人力資源經理石虹既感意外,也覺得頗為后悔。“都是晉升惹的禍!”石虹后悔不迭地說,“公司缺乏一個明確而公開的晉升標準,也沒有一個強力的晉升評估工具,導致員工認為晉升不公而去職,公司由此失去一個資深的技術人員,損失太大了!”
缺失的晉升標準
工程咨詢招聘網認為“一直以來,公司內部中層管理人員以上的職位晉升依據,是根據員工過去的績效及直線上司的建議。其實,我們也知道這并不是一個非??煽康姆绞?,因為在某一崗位上過去的績效并不能準確地預測未來的績效,尤其是對較高層的崗位尤其如此。”石虹說,“問題是,公司缺乏一個有效的評估體系,也沒有一個合適的評估工具用以評估員工的潛力。這給HR在晉升員工時,只能依重直線上司的建議及績效評估結果。”
這一晉升系統(tǒng)從2003年公司成立之始就開始執(zhí)行,至今已經將近3年,一直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沖突。但這次在技術部經理去職后的員工提拔時,用石虹的話說,是碰了個大石頭。
在經理提出辭職意向后,公司高管人員決定不采取外部空降的做法,而是選擇從內部提拔。
技術部在經理之下設有二個高級技術主管的職位,一個負責程序開發(fā)的楊瑜,一個負責軟件模塊的研發(fā)劉之,各自負責帶領一個技術團隊完成技術部經理安排的工作任務。“如果單純從過去的考核結果來看,無法做出判斷,因為這二個高級技術主管在過去二年的績效都顯示為優(yōu)。”
在這種情況下,石虹認為,技術部經理的個人建議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在缺乏明確的晉升標準下,只能更多的依賴個人的主觀建議。”石虹說,事后她也認為,這是造成晉升沖突的最主要原因。
為此,石虹與即將離職的技術部經理專門做了一次長達3個小時的面談,聽取他對二位下屬的建議與看法。
技術部經理提供的信息是,程序開發(fā)主管楊瑜專業(yè)能力非常強,性格溫和,有時候和下屬員工相處融洽,但執(zhí)拗起來也會經常發(fā)生沖突,不善于控制個人的情緒,容易激動,好在是個直率的人,從不記仇。非常適合做一個專業(yè)技術人員。研發(fā)主管劉之則為人謙和,性格溫順而偏于內向,頗得部門員工與其他部門同事的喜歡,但欠缺創(chuàng)新沖動與意識,在技術創(chuàng)新上稍嫌平庸。
“僅從這些信息來看,HR面對的是一個難題:都有優(yōu)勢,但都有較大的不足。”石虹覺得自己也很難取舍,技術部經理則建議她,從技術部的25名員工中做個摸底調查,或是找?guī)讉€核心技術人員溝通,了解他們的傾向。
一語提醒夢中人。石虹根據技術部經理的建議,與8位核心技術人員做了溝通,了解他們對這二位主管的評價。“溝通獲得的信息告訴我:這些員工普遍對研發(fā)主管劉之懷有好感,因為他更容易相處。”石虹說,“而且,他們傳遞給我的一個重要信息是,程序開發(fā)主管楊瑜是技術型員工,不善于在管理線發(fā)展,更適合走專業(yè)路線,這與技術經理給我的信息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