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我們都知道的道理:老板不愿意多雇人,而是想從更少的人手身上榨出更多的生產(chǎn)力。在這個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都要工作并隨時待命的時代,我們怎么做到在滿足公司期望的同時,給自己留下一點需要的空間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自己的個人生活呢?
在你的血壓升高之前,先深深吸口氣。要提醒你自己,無論公司定下了多高的目標,你不是非得要單槍匹馬去完成。還要記住的是,最能照顧到你的利益的人,是那個今天早晨在鏡子里與你雙眼凝視的家伙。以下我要介紹幾條能夠讓你在未來這一周、讓你在眼下這個經(jīng)濟困難時期生存下來的建議。
調(diào)節(jié)好你的生物鐘。通過弄清楚你每天狀態(tài)最好和最壞的時間,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生物周期節(jié)律,你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去完成復雜的工作任務,并提升創(chuàng)造力。例如,如果你一般在上午10點到下午1點這段時間工作效率最高,那么就把那些最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都放在這個“高能”時段里。把回電子郵件或者回電話等消耗精力不那么多的工作活動放在下午能量減退后的時間進行。
避免工作時間的多次中斷。每一次離開辦公桌——沖杯咖啡、倒杯水、取午餐——你可能都需要20分鐘才能讓注意力回到手頭的工作上。同樣的,為個人事情打電話和寫郵件也會導致分心。你的注意力越是連續(xù)集中,手頭的工作也就做得越快,也就能越早回家。
把工作留在辦公室。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如此。除非你有很緊急的工作必須要按時完成,否則的話不要帶回家做。要不遺余力地保證跟家人或是對你重要的人共進晚餐。雖說彼此間問候“今天過得怎么樣?”是件溫馨的事情,但如果談話內(nèi)容太集中于今天發(fā)生的事情的話,只會讓你重新回顧一遍工作,進而妨礙到跟工作“切斷聯(lián)系”的能力。
下班后限制在工作電郵上花的時間。問問自己,你真的必須要在下班后查看工作郵箱嗎?如果確實需要,那么有多頻繁?如果確實需要跟工作保持聯(lián)系,那除非是緊急情況,否則的話不要主動發(fā)送或是回郵件。
計劃好個人時間怎么用。要確保日程表里包括個人身體的“養(yǎng)護”(鍛煉、做一頓健康的飯菜或看醫(yī)生)、陪伴家人和朋友、做些能讓你高興的事情。過度工作會讓你產(chǎn)生失控的感覺。這種情況下,做點有選擇的事情(而不是被要求必須做的事情)來“對沖”掉自己的無力感。
不要養(yǎng)成在周末工作的習慣。像靈感、創(chuàng)造力或創(chuàng)新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靠計劃來實現(xiàn)的。實際上,有時候我們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突然頓悟某個與工作有關的問題。
不過呢,僅僅是因為你在下班后感覺頭腦更清晰,并不意味著需要放下手頭的事情,然后一頭扎進突然產(chǎn)生的那個工作想法。做點小筆記或許就足夠了,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再用它來提升你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