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追求完美、對工作能力的信心不足和單調枯燥的工作任務是導致拖延癥的幾個主要原因,中國建筑招聘網職場專家稱,患“拖延癥”跟人的個性有關,如自我控制力差、做事隨性、優(yōu)柔寡斷的人容易出現(xiàn)拖延。“拖延癥”與崗位關系不大,卻跟職位內容有關,比如節(jié)點較為明確的職位,如財務報表,需要在當天進行上報,在這樣的情況下,想患“拖延癥”都沒辦法;但是一些時效性不是很強的崗位,患“拖延癥”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中國建筑招聘網職場專家建議用以下幾種方法去克服拖延心理:
學會拒絕
就是學會拒絕,拒絕不必要的活動,患“拖延癥”的人會發(fā)現(xiàn)經常在做一些不必要的活動,比如上班坐到辦公桌前就開始上網瀏覽、觀看不必要的電視節(jié)目和參加一些不必要的社會活動等。
公開承諾目標
公開承諾某件事的目標,因為說出去的事情會對自己有一種行為壓力存在,假如你沒說出去,就算沒有完成也沒人知道。
積級鼓勵
做一種記錄以及獎勵,記錄自己治療拖延的進度,從心理學上說是當你心里有開心的感覺的時候就會有想繼續(xù)做的欲望,記錄下你改進的地方就會有開心的感覺,然后 適當的獎勵自己,比如一周下來“拖延癥”明顯改善不少,就獎勵自己去吃一頓大餐或者看一部電影,當你獎勵自己后就會繼續(xù)去做,獎勵對一個人的動力影響很 大。最后就是持之以恒地去克服拖延。
發(fā)現(xiàn)問題,逐漸改變
要意識到自己的拖延是沒有必要的,把拖延的原因逐條寫出來放到一個明顯位置,讓你能夠看得見,然后一條條去改寫,改變之前的看法。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之前寫作的時候經常有拖延心理,后來列出了數條原因和改寫后自我解決的方法。
解決問題,利用手段
寫下如果沒有做到或完成事情所要付出的代價,這是一種自我警惕,寫下沒完成工作任務,預想上級對你的處罰,第一次怎樣、第二次怎樣……越寫越慘,最后連工作都沒了,這樣做使自己有一種緊迫感。從心理上講,追求快樂與逃避痛苦的力量哪個比較大?逃避痛苦的力量遠勝于追求快樂的力量。
問題細化
設定行為目標的時候,可以分成小的步驟,通過分成一小塊的方式,慢慢去做完,例如涂鴉記錄法,把事先知道的事情寫到日期格子里,把寫過的格子用熒光筆涂掉,然后剩下的格子,可以把一些你想做的寫上也涂掉,這樣的話,你就會很想把它涂滿,涂的越滿越有成就感。
第四,改掉“拖延癥”靠寫計劃沒有多大作用,計劃寫得再好,不能做到也沒有用,需要時刻提醒自己。
提醒分為:視覺提醒(如貼紙條、便利貼等),聽覺提醒(如設定鬧鐘),人物提醒(靠同事提醒),用這些方式來提醒你未完成的事情。
“拖延癥”只是一種癥狀,并不代表這個人是失敗的,“拖延癥”是說把該做的事情拖到最后才做。長期工作會使人進入職業(yè)枯竭期。夏東豪建議,職場人應有意識地進行自我增值,進行培訓、學習,以能力提升來解決不自信導致的工作拖延。而針對過去有挫折的人,建議其正視并克服過去的缺點,接納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勝任工作。